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外国语学院严格落实党中央、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党委的相关要求,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假期离校不离教,充分利用“互联网+”思政教育模式,将疫情防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时效性的教育引导。
祝福“微接力”,决心不间断
在举国同心抗击疫情之时,外国语学院组织身处祖国各地的学子分别以寝室、班级为单位,异地拍摄、组合、剪辑视频,在学校大学印象平台上采用微视频接力的方式,向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致敬,为武汉送上暖心的祝福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承诺。
“我在山西太原,我积极防疫,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在河南郑州,我为武汉加油,我承诺,听从指挥,科学防范。” “我在山东烟台,请大家从我做起,戴好口罩,勤洗手,减少聚会,做好防护,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在辽宁葫芦岛,非常之时,工大学子要有非常担当。我们都有一个信念,有伟大的祖国在身后,我们无畏!”一声声祝福和决心从千百里之外汇聚成一股股暖流,彰显了广大青年学生带头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为身边亲友作出良好示范,为控制疫情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聚爱工大,武汉加油”微视频祝福接力
工作聚合力,“私信”暖人心
外国语学院严格落实学校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把学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发《班级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党员、团委学生会成员、班级班委、寝室长四级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采用设岗定责的方式认真落实好“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为切实做到信息全覆盖,辅导员通过微信、QQ、电话等方式与全体学生逐一进行点对点私信沟通,详细了解每名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家长进行积极沟通,实现疫情防控家校合一。同时在大学印象、学院微信公众号推送多篇软文,教育引导学生实时关注疫情信息与防控措施,做好科学防护,不信谣,不传谣,扎实有效地做好宣传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在疫情防控战残酷的铁甲冰寒中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和对学生的温馨关爱。
细化工作举措正向思想引导
典范展担当,思政大课堂
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外国语学院以此次特殊情境为契机,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领学生精神成长。学院整理挖掘社会各界在抗击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典范和感人事迹,制作相关软文发送给学生。逆风而行,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万众一心,驰援武汉的中国速度;冲锋在前,并肩战“疫”的党员先锋……抗“疫”前线的英雄们逆流而上的背后故事使学生们受到了深深的感染和震撼。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学生思政教育的强劲引擎,使学生们进一步坚定了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理解,纷纷发出响亮的铿锵誓言:“从自身做起,做有担当的新青年!” “00后,我们一定行!” “有态度,有力量,今日之青年就是中国明天的模样!”
宣传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疫情是考题,我们就是答卷人。外国语学院将秉承“一线有我,共克时艰”的初心和使命,将疫情防控工作作为练本领、强能力的“磨刀石”,用心用情切实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守护好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拥抱春天!
文/邓楠 图/于瑞泓 尹豫 审稿人/冯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