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汉语国际教育系教师受邀为大连作家森林“日新书简”活动品鉴《复活》

来源: 添加时间: 2016-05-09

5月7日下午,大连作家森林“日新书简”第七期活动“品鉴托尔斯泰的《复活》”在大连市新华书店24小时书吧举行。我校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李丹、曹晖、聂英杰、潘晓玲四位教师受邀为读者品鉴《复活》,现场反应热烈。

大连作家森林是市委宣传部创建的文化平台,目的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谈话精神,积极推进“倡导全民阅读”。大连作家森林每两周开办一期“日新书简”读书活动,推介经典作品,旨在营造高素质、高品位、高视域的阅读氛围。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大连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海燕文学月刊社、大连市新华书店、西岗区日新街道办事处、大连声乐爱好者音乐沙龙联合承办。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世界公认的文学泰斗。《复活》是他晚年时期的作品,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观。品鉴活动在悠扬动听的俄语歌声中开始,在朗诵《复活》经典片段、音乐演奏等环节之后,我校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教师李丹、曹晖、聂英杰、潘晓玲对《复活》进行了深入解读。

李丹教授为读者介绍了托尔斯泰和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分析了作品的内涵,认为“复活”是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我们应该摆脱“兽性的人”,上升到“精神的人”。指出在“全民阅读”的背景下,推介《复活》这部经典的重要性;曹晖副教授认为《复活》中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的“复活”轨迹可以解读为人类迷失自我——找回自我——提升自我的心路历程,并指出聂赫留朵夫的意义在于提示我们迷失自我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迷失后的自我修为,自我重建,自我完善;聂英杰副教授对女主人公玛丝洛娃堕落、复活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这一形象是复杂的、流动的,也是整一的,她经历了精神的麻木、苏醒与复归,最终学会了承受、舍得和包容,实现了朝向至爱极善的修行。潘晓玲博士对《复活》的主题作了解读,认为“复活”传达了晚年托尔斯泰的独特哲学——“托尔斯泰主义”,包括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博爱等思想,其内核是基督教的文化内核——罪感与救赎。《复活》是一本叩问灵魂的书,可以帮助人们寻找生命的意义。

四位教师的精彩点评引起了在场读者的广泛共鸣,受到高度评价,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宁明为四位教师颁发了“特邀嘉宾”证书。本次品鉴将经典名著进行了现代性解读,提高了读者的阅读热情,也扩大了我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化影响力,为构建“书香社会”、打造“文化大连”起到了助推作用。

 

                                                                  (文/潘晓玲 图/宁明提供)

 

 

浏览量:34


Copyright © 2000-2013 版权所有: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邮编:1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