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进程安排
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文件精神,教育部评估中心于2013年分别对南京大学、同济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六所院校进行了审核评估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看,评估专家和学校一致认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条件已经成熟。2013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标志着新的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教高[2013]10号文件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要在2014年至2018年之间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研究决定我校将于2018年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特制定大连工业大学审核评估进程安排,具体内容如下:
(一)动员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0月)
1.2014年4月学校颁发《大连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安排》(大工大校发[2014]16号),根据审核评估的范围和内容,专门成立了七个本科教学分项自评与建设工作组(定位与目标组、师资队伍建设组、教学条件建设组、教学建设组、学风建设组、环境建设组和宣传组),做好审核评估准备工作安排;
2.2014年4月副校长王秀山做了《以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为抓手全面加强教学内涵建设》的专题报告,对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以上两项活动标志着我校正式启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3.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自主及集中学习、研讨、培训、调研等活动,加深对审核评估内涵的理解;
4.出台《大连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进程安排》,明确审核评估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
5.成立审核评估专家组,召开教学专项研讨会,进一步推进审核评估工作;
6.制作《审核评估一点通》手册,发放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学习;
7.明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并制定整改计划。
(二)摸底梳理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6月)
1.完成好我校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撰写,并认真填报相应的教学状态数据;
2.七个本科教学分项自评与建设工作组本阶段需完成主要工作:
(1)定位与目标组负责提炼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明确学校顶层设计,并寻找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及发展目标的依据;
(2)师资队伍建设组负责摸清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统计生师比、专任教师数量及结构,分析其能否满足教学要求且发展态势如何;摸清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投入情况;
(3)教学条件建设组负责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对办学条件的标准要求,摸清学校办学条件现状,明确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发展规模下学校办学条件的不足;整理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阐明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4)教学建设组负责梳理各专业建设(尤其特色优势专业和新专业)情况、课程资源及建设情况、教材资源及建设情况,培养方案制定及执行情况,社会资源利用情况;
(5)学风建设组负责摸清学校总体生源状况以及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
(6)环境建设组负责摸清校园整体的美化和绿化情况,学生公寓及体育设施能否满足学校不同阶段的规模发展要求;
(7)宣传组负责此阶段氛围营造及宣传工作;
3.各教学单位依据学校整体要求,参照评审范围进行本学院全方位的摸查;
4.完成梳理阶段总结,制定下一阶段计划。七个自评与建设工作组及各教学单位依据摸查阶段获取的一手数据制定出不同阶段详尽的、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
(三)规划建设阶段(2015年7月—2016年6月)
1.完成好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及相应的教学状态数据的汇总;
2.七个本科教学分项自评与建设工作组本阶段需完成主要工作:
(1)定位与目标组负责调查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及发展目标的认可度;讨论如何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整理保证教学中心地位的制度和措施;提炼出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材料;
(2)师资队伍建设组负责修订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总结学校在鼓励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依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其符合学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
(3)教学条件建设组负责加大建设和投入力度,逐渐完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推进校园整体规划。无论在教学经费投入及教学设施的改善方面都能够做到持续改进;
(4)教学建设组负责进一步规范各类制度文件,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强化实践环节,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信息利用和持续改进;
(5)学风建设组负责完善提高生源质量、就业质量、学风和学习效果的举措和制度;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和校风、教风、学风大讨论;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及学生指导与服务建设;全方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6)环境建设组负责进一步美化和绿化校园,改善学生公寓条件,增加体育设施,使其满足学校不同阶段的规模发展要求;
(7)宣传组负责此阶段氛围营造及宣传工作,建设工作网站及相关宣传渠道,进行全校性的宣传;
3.各教学单位依据学校整体要求,参照评审范围进行本学院规划建设工作;
4.完成规划建设阶段总结,制定下阶段计划。
(四)反馈整改阶段(2016年7月-2017年2月)
1.成立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审核评估办公室,并制定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成立校、院(部)两级迎评建设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2.七个自评与建设工作组对各自负责的观测点的建设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存在问题,并做出整改方案;
3.加强学院评估工作监督与检查,成立校内自评专家组并对学院进行评估;
4.依据审核项目、要素及要点撰写自评报告并确定支撑材料目录;
5.完成反馈整改阶段总结,制定自评阶段工作计划。
(五)自评阶段(2017年3月-2018年2月)
1.完成好2016和2017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及相应的教学状态数据的汇总;
2.完成自评报告的撰写工作;
3.完成支撑材料的制作工作;
4.整理汇总2015、2016和2017三个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相应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5.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模拟评估、自评自查及验收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见;
6.自评阶段总结,制定迎评阶段工作计划。
(六)迎评阶段(2018年3月—评估)
1.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进行评估前总动员。校园环境美化与治理,全面检查迎评工作准备情况;
2.审定教学状态数据,并填报评估中心教学状态数据库;
3.审定自评报告,提交教育部评估中心;
4.填报管理信息系统中相关材料及专家案头材料,审定支撑材料及目录;
5.通报情况,安排下阶段工作。
教高[2013]10号文件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要在2014年至2018年之间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学校研究决定我校将于2018年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特制定大连工业大学审核评估进程安排,具体内容如下:
(一)动员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0月)
1.2014年4月学校颁发《大连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准备工作安排》(大工大校发[2014]16号),根据审核评估的范围和内容,专门成立了七个本科教学分项自评与建设工作组(定位与目标组、师资队伍建设组、教学条件建设组、教学建设组、学风建设组、环境建设组和宣传组),做好审核评估准备工作安排;
2.2014年4月副校长王秀山做了《以教育部本科审核评估为抓手全面加强教学内涵建设》的专题报告,对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以上两项活动标志着我校正式启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3.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自主及集中学习、研讨、培训、调研等活动,加深对审核评估内涵的理解;
4.出台《大连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进程安排》,明确审核评估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
5.成立审核评估专家组,召开教学专项研讨会,进一步推进审核评估工作;
6.制作《审核评估一点通》手册,发放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学习;
7.明确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并制定整改计划。
(二)摸底梳理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6月)
1.完成好我校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撰写,并认真填报相应的教学状态数据;
2.七个本科教学分项自评与建设工作组本阶段需完成主要工作:
(1)定位与目标组负责提炼学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明确学校顶层设计,并寻找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及发展目标的依据;
(2)师资队伍建设组负责摸清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统计生师比、专任教师数量及结构,分析其能否满足教学要求且发展态势如何;摸清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投入情况;
(3)教学条件建设组负责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对办学条件的标准要求,摸清学校办学条件现状,明确不同发展时期,不同发展规模下学校办学条件的不足;整理教学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阐明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用效益;
(4)教学建设组负责梳理各专业建设(尤其特色优势专业和新专业)情况、课程资源及建设情况、教材资源及建设情况,培养方案制定及执行情况,社会资源利用情况;
(5)学风建设组负责摸清学校总体生源状况以及毕业生就业率与职业发展情况,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
(6)环境建设组负责摸清校园整体的美化和绿化情况,学生公寓及体育设施能否满足学校不同阶段的规模发展要求;
(7)宣传组负责此阶段氛围营造及宣传工作;
3.各教学单位依据学校整体要求,参照评审范围进行本学院全方位的摸查;
4.完成梳理阶段总结,制定下一阶段计划。七个自评与建设工作组及各教学单位依据摸查阶段获取的一手数据制定出不同阶段详尽的、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
(三)规划建设阶段(2015年7月—2016年6月)
1.完成好2015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及相应的教学状态数据的汇总;
2.七个本科教学分项自评与建设工作组本阶段需完成主要工作:
(1)定位与目标组负责调查学校教师、学生及校友对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及发展目标的认可度;讨论如何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整理保证教学中心地位的制度和措施;提炼出学校领导是如何重视教学的;各职能部门是如何服务教学的;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材料;
(2)师资队伍建设组负责修订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总结学校在鼓励教书育人及加强师德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依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其符合学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
(3)教学条件建设组负责加大建设和投入力度,逐渐完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推进校园整体规划。无论在教学经费投入及教学设施的改善方面都能够做到持续改进;
(4)教学建设组负责进一步规范各类制度文件,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强化实践环节,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信息利用和持续改进;
(5)学风建设组负责完善提高生源质量、就业质量、学风和学习效果的举措和制度;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和校风、教风、学风大讨论;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及学生指导与服务建设;全方位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6)环境建设组负责进一步美化和绿化校园,改善学生公寓条件,增加体育设施,使其满足学校不同阶段的规模发展要求;
(7)宣传组负责此阶段氛围营造及宣传工作,建设工作网站及相关宣传渠道,进行全校性的宣传;
3.各教学单位依据学校整体要求,参照评审范围进行本学院规划建设工作;
4.完成规划建设阶段总结,制定下阶段计划。
(四)反馈整改阶段(2016年7月-2017年2月)
1.成立审核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审核评估办公室,并制定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方案,成立校、院(部)两级迎评建设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2.七个自评与建设工作组对各自负责的观测点的建设情况进行总结,指出存在问题,并做出整改方案;
3.加强学院评估工作监督与检查,成立校内自评专家组并对学院进行评估;
4.依据审核项目、要素及要点撰写自评报告并确定支撑材料目录;
5.完成反馈整改阶段总结,制定自评阶段工作计划。
(五)自评阶段(2017年3月-2018年2月)
1.完成好2016和2017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撰写及相应的教学状态数据的汇总;
2.完成自评报告的撰写工作;
3.完成支撑材料的制作工作;
4.整理汇总2015、2016和2017三个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及相应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
5.组织校内外专家开展模拟评估、自评自查及验收工作并提出整改意见;
6.自评阶段总结,制定迎评阶段工作计划。
(六)迎评阶段(2018年3月—评估)
1.召开全校师生大会,进行评估前总动员。校园环境美化与治理,全面检查迎评工作准备情况;
2.审定教学状态数据,并填报评估中心教学状态数据库;
3.审定自评报告,提交教育部评估中心;
4.填报管理信息系统中相关材料及专家案头材料,审定支撑材料及目录;
5.通报情况,安排下阶段工作。

2014年9月12日
主题词:教学 审核评估 进程安排
教务处
2014年9月12日印发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