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预防电信网络诈骗,全面提升学生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营造平安和谐校园,外国语学院始终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作为大学生法制宣传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持续开展“反诈警钟长鸣,筑牢安全长城”系列主题教育。学院在积累以往反诈教育宣传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维,积极探索研究反诈“必杀技”,采用“点”“面”结合、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对电信网络诈骗的了解,提高识别诈骗犯罪伎俩的能力,提升电信诈骗防范意识,为建设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打下坚实基础。
反诈“必杀技”之一:建立反诈志愿者平台,每日零报告
为了提高学生的反诈骗意识,学院成立反诈志愿者团队,定期在学生中开展网络诈骗摸排工作,密切关注特殊学生群体日常动态、消费支出以及兼职等情况,分类指导,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掌控,及时上报、及时应对,精准施策。全院每个班级于每天22:00前实行“零报告”制度,如:xx班今日无大额转账或者无异常大额消费。凡是学生涉及1000元以上的大额消费转账,特别是给陌生人、企业、网络交友、商家等通过微信、QQ、银行卡等途径进行转账,需向辅导员老师报备,学院协同学校保卫处工作人员和驻校民警帮助学生进行甄别,避免学生上当受骗。
反诈“必杀技”之二:反诈文创护航,线上+线下展播
学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组织学生们自行创作丰富多彩的反诈文创作品,如: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短视频、反诈故事会等,增强反诈宣传的沉浸式体验。在11月2日举行的“诈骗手法日益新,防骗反诈在我心”主题反诈故事会中,选手们依次上台,通过对诈骗案例分析(诈骗种类,诈骗方式,易受骗人群等),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并结合ppt及视频,活动新颖有趣。学生结合具体案例以案说法,重点对在大学生群体中易发高发的刷单返利、冒充熟人或网购客服等进行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进行了分析、讲解,提醒同学们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坚决抑制网络上的诱惑,切莫因追逐小利而误入歧途,远离电信诈骗陷阱。反诈文创作品以线上展播评选、线下话题热议、大众评审等方式进行评选,并将优秀作品面向全院开展延伸式宣传。
反诈“必杀技”之三:反诈成为“必修课”,将反诈常识融入学生校园生活
学院进一步强化各班级“反诈宣传员”的作用,建立“寝室—班级—辅导员”三级责任落实制度,学工人员及学生骨干分别深入学生寝室开展线下反诈宣传,组织全体同学逐一签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承诺书,积极动员学生100%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逐一核对安装截图。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防范诈骗主题宣讲,结合大学生活中发生的“兼职刷单返利”“冒充电商客服”“网络游戏装备交易”“注销校园贷”等常见的诈骗套路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醒学生增强防骗意识,传授被骗后的补救措施。利用学院公众号推送《筑牢反诈防线,共建和谐校园》《防疫防诈齐发力 共筑平安校园防火墙》《防诈骗安全小知识》等系列软文。
防范诈骗,警钟长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学院将继续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成果导向,强意识、重宣传、提技能,多措并举坚决遏制新型网络诈骗的高发态势,增强学生对新型网络诈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坚决杜绝校园诈骗案件发生,为持续创建平安校园奠定坚实基础。
文/赵楠 图/王俊琦 审稿人/邓楠 刘爱君 冯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