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日本创价大学汪鸿祥教授在综合楼C座116教室举行了以“从平成走向令和的日本社会及中日关系的好转”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单丽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刘爱君、大连东北亚研究会调研员薄岚、孟煊程,以及日语专业17级、19级同学参加了讲座。
汪鸿祥教授主讲
汪鸿祥教授结合自己在日工作生活和从事教育研究30余年的经历,对日本自1989年平成时代至今30年的社会各界变化进行了清晰的梳理,主要围绕“日本社会从平成走向令和”、“平成时代日本社会的十大主要变化”、“平成终焉之年日本社会的‘灾’与‘转’”、“改元换代之际日本人意识的变化”、“改元换代之中日关系的好转”等方面,介绍了从“平成”到“令和”的日本社会及中日关系的变化,深刻分析了平成时代带给人们的启示及其对今后中日关系的影响。汪教授讲座内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语言幽默风趣,加深了学院师生对当今日本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了解。讲座结束前与日语专业同学进行了亲切互动,就“如何促进中日青年交流”、“如何加深民众相互理解”等话题回答了师生的提问,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颁发聘书
合影留念
讲座最后,刘爱君院长向同学们介绍了汪鸿祥教授70年代曾作为复旦大学研究生代表与池田大作先生会面的经历,以及此后40余年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的实践,并感谢汪教授在我校与日本创价大学的友好交流中做出的贡献,呼吁同学们以语言为桥梁,为中日友好交流而努力。讲座结束后,外国语学院为其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
讲座现场
汪鸿祥教授曾先后担任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讲师,创价大学交换教员,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横滨市立大学研究员、日本大学、大东文化大学、 庆应大学等兼职讲师,现在创价大学任教,同时担任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兼职教授。常年从事国际关系研究、东亚地区研究、中日关系研究、池田大作研究等,出版著作10 多部、论文40余篇。本次讲座作为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日译课程实践环节,也是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一次有益实践,同时也为日语专业的应用型转型和特色专业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单丽、秦慕君 图/吕佳瑞 审稿人/冯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