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反诈情景剧,筑牢防护墙——外国语学院“我与祖国共成长”思政教育系列活动之三十三

来源: 添加时间: 2022-10-07

     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进一步扩大各类电信诈骗案件的防范宣传,外国语学院面向全院开展“参与全民反诈,共筑平安校园”大学生反诈骗情景剧评比活动,通过揭露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常用“伎俩”,帮助大学生收好“钱袋子”。
  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以生动的情节和精彩的表演直观、有趣地普及了网络刷单、理财、冒充身份等常见诈骗手段,再现诈骗的真实场景,用“身边人的事例”、生动幽默的表现形式,使观众们捧腹不已,同时在笑声中收获到了珍贵的反诈骗知识。
  “甄家军队”演绎的《甄嬛传——反诈篇》通过翻拍甄嬛传经典片段,展现了生活中刷单诈骗的典型骗局——由诈骗者向受骗人发布消息,做些任务或点赞等就能得到报酬,但是要得到报酬需要一些金钱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受骗人会逐渐迷失自我,向其投入大量金钱,最后被诈骗。剧中的经典片段让观众能有较大的触动,形成深刻的印象。“女大学生迷途知返队”演绎的反诈情景剧通过对女大学生心理的剖析,以幽默有趣的方式,列举了被骗的几种情况,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反诈意识,加强防诈骗知识的宣传,构建和谐美好社会。“大忽悠队”的反诈作品名为《无间反诈》,通过一个诈骗大师“被诈骗”的故事表达对所谓诈骗大师的讽刺痛斥,并对经典影片《无间道》致敬,通过“诈骗大师讲课”的方式揭露了诈骗常用手段,即运用无意中泄露的个人信息以专业团队骗取信任进行诈骗。本片创作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擦亮双眼辨明诈骗犯的真实面目。思想防范松,钱财一朝空。反诈APP,予你火眼金睛。“啊,对对队”的作品想表达在这个短视频爆火的流量时代,网红包装成为了新的诈骗手段。除此之外,该视频还涉及到网络恋爱。网络诈骗花样多,不予理睬准没错。希望学生们网络畅游多小心,诈骗手段在翻新,要擦亮双眼做到不轻信,不汇款,不上当。“东北反诈大队”组通过刷单骗子以及快递骗子两个现在较为新型的诈骗方式,将二者的过程与后果通过三分钟的视频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引发学生深思,提高学生们的反诈意识,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减少大学生被骗的悲惨事件的发生。该投票在学院团委思享汇公众号展开,阅读量9000余条,后经学院推荐到校团委青春工大公众号,扩大校园影响力,使更多的大学生远离诈骗。

甄嬛传——反诈篇

无间反诈

3.jpg

女大学生迷途知返

  此次活动引起较为热烈的反响,得到了众多学生的好评。以新颖的方式唤醒学生的防诈意识,是学院创新防诈骗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全体学生来说是一堂生动有趣的防诈骗教育课。“这次沉浸式地体验了一把当‘受害者’的感觉,摸清了一些骗子的套路,我相信通过我们的表演,同学们一定会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青春在行动,反诈我先行。我们都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不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媒体转发.jpg

媒体转发

  防范校园诈骗,营造清朗环境。此次反诈骗情景剧评比活动是外国语学院助推学校创建“无诈”校园的有力行动,也是创新防诈教育形式的有效尝试,充分展现了大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青春风采,既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加深了学生对防诈骗的手段和方法的认识和了解,也缓解了同学们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压力,为“无诈”校园的建设做出了贡献。

反诈情景剧1:《无间反诈》

http://t.dlpu.edu.cn/51c8ee05077abe95ab09326c2fe6654e

反诈情景剧2:《甄嬛传—反诈篇》

http://t.dlpu.edu.cn/41541d32b5544e4f4fa977ba31b53598

反诈情景剧3:《女大学生迷途知返》

http://t.dlpu.edu.cn/3f17d2266b46dc6dcedb3534699c2e34

 

文/赵楠 图/张熠丹 审稿人/邓楠、冯振威

浏览量:77


Copyright © 2000-2013 版权所有: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邮编:116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