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邀请杨俊峰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译学三谈—翻译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的学术讲座。杨俊峰教授系大连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成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联合国注册资深译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鞠丽副院长主持,外国语学院师生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讲座。主持人鞠丽副院长对杨俊峰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杨俊峰教授的学术成就及研究工作。
讲座伊始,首先由外国语学院刘爱君院长致辞,刘院长对杨俊峰教授百忙之中抽出休息时间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讲座表示感谢,指出本次讲座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借此机会感谢杨教授在外国语学院教学、科研及学生竞赛活动中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在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及翻译硕士点申报过程中的精准指导和帮助;最后,刘院长鼓励学院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学生真正的营养,培养栋梁之才。
杨教授讲座主要从三部分着手。第一部分探讨翻译的本质,杨教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翻译的本质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思想,即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的人进行想法和思想交流的活动,翻译是顺理成章的产物,是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于一体的现代科学。第二部分探讨翻译文化,即在翻译过程中要增强“文化意识”,杨教授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切入点,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等热词的汉译英为例,提出在翻译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适当结合(历史)背景知识,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词语以及表达规范来进行翻译;第三部分探讨翻译语言,杨教授指出中国的语言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译者在译前需做足功课,要成为掌握多方面知识的“杂家”。在分析中,杨教授引用具体翻译案例进行讲解,把抽象的系统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让枯燥的理论具有活力和感染力。
杨俊峰教授的讲座既有前瞻性又深入浅出,讲座内容针对性强,引起了外院师生的广泛共鸣,使参加讲座的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老师们和杨教授一起就日常翻译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和讲座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有效探讨。鞠丽副院长就翻译专业建设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进行了提问,杨教授强调翻译是实验性非常强的专业,是从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验和应用上,经过3-4年大量实验训练,真正做到口译和笔译两个方向的基本要求,建议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练习。
本次讲座不仅使我院翻译类课程教师受益良多,更激发了广大学生学好翻译的兴趣和动力。
文/鞠丽、王阿菊 图/鞠丽 审稿人/冯振威、刘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