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至,润物细无声。外国语学院多年来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与“育人”结合,“引路”与“暖心”共频,以“互联网+”思政教育新模式为抓手,以“五彩思政”活动为主线,构建“知、情、意、信、行”一体化思政工作体系。依托一年一度的“学院奖”“大学生华彩奖”评选表彰等活动构建主题鲜明、范围广泛、意义深刻、效果突出的典型示范教育模式,在全院学生中大力唱响向榜样看齐,传承榜样力量的昂扬旋律。12月15日,学院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举行第十四届“学院奖”“大学生华彩奖”颁奖典礼,学院领导班子成员、辅导员、学院全体师生线上参加了颁奖典礼。
颁奖典礼共表彰并颁发了学术科研、社会工作、精神文明、就业科创、公益爱心、文体才艺、感动外院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0余项、50余人次。此次颁奖典礼首次纳入就业工作表彰环节,对2021年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进行表奖。学院党政领导班子为获奖师生颁发奖状和奖杯。学院全体师生在主题视频播放、榜样讲述青春故事、青春与价值的对话等环节中对一年来学院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回顾和重温,震撼人心的榜样精神和榜样力量得到传递和升温,现场气氛热烈,凝聚人心。
理性认知体悟“知”,唱响红色旋律高举旗帜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为红色文化育人的主线,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站位懂政治、正本清源强政治的导向要求贯穿于思政教育工作,每学期悉心研判思政育人热点,挖掘日常管理中的思政元素,精心烹饪了一系列有趣有味有料的“思政营养餐”。依托学院“思享汇”微信公众号创建“以华彩为基,汲榜样之力”“我心中的祖国热词”等思政频道,以成功立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创为立足点,开展思政文创的研究与实践,在新生中开展“我和我的家乡”摄影作品展,在学生宿舍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浸润式教育,在团学干部中设立“青春正当时,联手创未来”红色大讲堂,组织学生宣讲团开展“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主题宣讲,引导学生进行参与式、互动式理论学习。开展“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我心中的中国红”“爱我国防”“讲述身边的抗疫故事”等主题教育,运用主题演讲、作品征集、专题宣讲、图解图说、动漫动画等形象化通俗化的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感悟新思想的实践伟力。
情感共鸣涵育“情”,传递橙色关爱问计于生
师者仁心,唯爱与责任蕴芬芳。学院始终坚持“于细微处见真情,在真情中育新人”的工作理念,以7类能力素质培养、25项育人载体对接学生发展需求,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关照学生,为学生编制“个性摘要”,找准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频道”,问计问需于学生。一对一谈心谈话工作“进课堂、进宿舍、进心灵”、向考研和国考学生赠送“爱心加油包”、为疫情封校的留校学生们送去“跨年饺子”、每年为新生和学生干部撰写心愿祝福卡片和“外院梦想启程”礼包、线上家访点对点向家长报平安、疫情防控期间当好学生同心战“疫”的贴心人和暖心人……“什么是责任呢?是风雨无阻的走寝,是被雨水打湿的衣袖,是核酸检测站到最后一班岗,是对我们每个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问候。外国语学院真好呀!”学生们如是说。以心易心,用情于细微。学院浓郁的人文关怀深深感染和浸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灵,极大地增强了学生们“自强、感恩、反哺”的意识,学生创作发表爱国征文、抗疫原创诗歌、散文、感受心得1000余份,自发捐款捐物十万余元,学院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大批团结奋进、勇于担当奉献、奋战抗疫一线、事迹鲜活感人的青年典型。
意志深化滋养“意”,聚焦青色成长提振学风
学院制发《外国语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外国语学院“先锋引领”活动实施方案》,以设置“七色种子成长计划”七类能力素质为主线,从着力发现、培养每名学生独特的优势和长处入手,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围绕“以赛带学”“以项目促学”,打造多语种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山椒小站外语计划”项目、职场通勤车、直播带岗、“‘御山海’文化工作室传统文化双语宣讲”、外语版你画我猜、“Red Star Over CHINA”线上演讲、外语趣味配音、百词斩等学风和职业规划品牌。探索建立学业规划助理导师制度,选聘培育学业导师30余名。开展组建学业朋辈辅导团队、团学干部包片对接寝室、考研云端经验分享会等一系列学业指导。学风建设成效显著,涌现出优良学风标兵班、英语四级标兵班、标兵自习室、大学生标兵等先进集体及个人奖项80余项,200余人次在各类专业比赛中获奖,学院考研率和国考率参与率逐年提升,英语专业四级过级率捷报频传。
高尚志趣笃行“信”,打造绿色先锋品牌引领
学院以“思想先锋”“学业先锋”“生活先锋”“服务先锋”“综合先锋”为基准,在学校疫情防控、校园文明创建、学风建设、迎新等重大活动中,集爱国主义思政教育、新生入学启蒙教育、团委学生会换届选举三线并行,组织和引导学生党员、团学干部、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编制《优秀党员风采手册》、优秀毕业生风采展,借助网络媒介平台宣传优秀学生干部、军训教官、优秀退役士兵等楷模人物,挖掘展示身边的榜样。培养出优秀学生党员、抗击疫情志愿者、自强自励标兵、优秀退伍士兵、公益榜样200余人。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辐射示范作用,展现优秀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成长的生动画面,带动全体学生学优看齐、对标赶超。
实践转化践履“行”,培育金色成果春色满园
学院将“思政+”隐性教育元素嵌入育人工作中,致力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坚持多元协同、精准润泽,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双语红词、学习日记、“永不消逝的电波”情景党课、“红途”交互沉浸式情境体验入党启蒙教育、诗音画外语趣配音等特色品牌交相辉映,漫画版大学生手册、“玉山泡泡糖”花火文化传播中心、“御山海”文创工作室、“小戊戌说防疫”等思政文创全面开花。学生参与西部支教、抗疫志愿服务、义务献血、创意云端毕业照等被光明网、辽宁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学习强国平台刊登学生爱国征文、收到来自地方政府感谢信,学生党支部荣获“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关工委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支部等荣誉称号10余项。学院将工作实践转化为科学成果,把经验智慧提升为实战理论,学工团队获批国家及省市课题、著作、论文等思政成果30余项。学院学生行为违纪率和考试违纪率均为零,学生工作满意度位居全校首位。
典礼最后,院长刘爱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回顾总结了一年来学院取得的成绩,勉励同学们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努力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味的人生,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让梦想、智慧、自信的华彩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学院将以此次颁奖典礼为契机,继续坚守铸魂育人的坚定信仰和匠心育人的朴素理念,打造“小而美”“接地气”的思政教育模式,将思政之盐溶于人才培养中,真正做到如盐在肴,化于无形,融于细微,润物细无声,在“五彩思政”品牌培育过程中用心用情用力育人,使思政教育绽放绚烂的“五光十色”。
文/邓楠、赵楠 图/张书瑜 审稿人/邓楠、冯振威、刘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