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及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做好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更好地促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职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外国语学院面向全院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系列主题活动。
作为思政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的第一课,“大学生国学讲座——大学之道”于3月 28日下午在C区报告厅正式举行,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职辅导员陈雪老师主讲。外国语学院院长刘爱君、副院长鞠丽、团委书记于瑞泓、2015级至2017级全体学生参加并聆听了讲座。
讲座中,陈老师以《大学之道》为题,从大学之“大”、大学之“学”及大学之“道”三个方面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四书”之首《大学》的主旨与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概念与理念的“大学”,实即“大人之学”,“大人”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成人,也是与“小人”相对的君子,《大学》开篇所言“大学之道”实即君子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当代大学生要有“大人”的意识,立大志向,学大学问,努力在今日大学立身之本的“立德树人”中,成为非古之君子能比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爱君院长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对陈雪副教授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并号召学生们以君子“智、仁、勇”的三德境界提升自己,以国际化的视野,勇担继承的使命,与他国文明和文化积极进行交流、互鉴。
活动现场
本次讲座使青年学生对大学之道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见解,激发了对国学的重视和阅读经典的热情,增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院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兼职辅导员工作为契机,陆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大学生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品质塑造、文化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展开学生思想意识层面的深度辅导,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
(文/陈雪 于瑞泓 图/杨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