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速递

[转发] 大连工业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

来源: 添加时间: 2009-03-27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下简称学习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我校作为辽宁省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从2009年3月至2009年8月,在全校党员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了切实搞好我校的学习实践活动,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计划、按步骤、高质量地进行,根据《关于辽宁省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辽学组发[2009]2号)和《关于省属高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若干意见》(辽学组发[2009]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组织全校师生党员特别是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建设和谐校园。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师生员工得实惠。不断完善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学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证。


  为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在活动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着力更新观念。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努力做到“四个清醒”、“四个不为”,即:清醒地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清醒地认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清醒地认识发展阶段的变化和特征,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清醒地认识在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和水平,不为局部的利益而停滞。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执著的努力,不断研究解决学校发展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更加符合党的执政规律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坚持联系实际,突出实践特色。把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起来,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结合起来,与落实我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与弘扬“博学精思,笃行至新”的校训精神和教风、学风、校风建设结合起来,与解决党性党纪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把实践特色贯穿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三)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体作用,畅通民意表抒渠道,吸收广大师生员工全程参与,认真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真诚接受师生员工的评议和监督,把师生员工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依据,让师生员工亲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实效。


  (四)坚持正面教育,把握正确导向。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调动党员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观能动性。认真总结学校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地查找突出问题,深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


  
二、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


  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领导学校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的能力,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师生员工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明确发展思路、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


  围绕目标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重点从以下方面深入开展学习、调研,分析、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一)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着力解决在办学理念、办学规划、办学举措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学校建校50年来改革发展的历程,特别是学校确立的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的成功经验,根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新精神,按照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分析我校的优势与不足,修订学校“三大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思路。统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坚持以重点建设带动全面发展,促进多学科、多层次办学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协调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人才强校战略,着力解决人才队伍建设观念、政策和措施中的突出问题。以创建国内有特色、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学为目标,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人才强校战略,调整和修订引进人才计划,抓住机遇,下大力气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校内人才支持计划,着力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按照教育、科技和人才成长规律,实行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各类人员的选拔、考核与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争取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有新的更大的突破。


  (三)进一步明确学校培养合格接班人的目标定位,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全面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及方法,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


  (四)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的战略地位,着力推进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设。围绕学科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打造学科队伍,将学科专业建设重心放在提升层次和水平、增强综合实力上。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品牌专业和优势特色学科为突破口,对学校优势特色学科进行规划建设。做好新一轮学位授权专业申报与建设工作,在建设具有轻纺、艺术特色,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交叉学科方面取得突破。


  (五)进一步明确科学管理在学校发展建设中重要地位,着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干事、创业环境。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率;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树立成本观念和成本意识,盘活资源、聚集资源,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提高办学效益;以人为本,努力解决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营造齐心协力、安定团结、扎实工作的和谐校园。


  (六)进一步明确加强党的建设是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的根本,着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院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做好新一轮干部竞聘上岗的准备工作;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机制,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精心组织、认真筹备好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按照中央的要求,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三、对象范围与活动安排


  学习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全校党员,重点是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教师。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进行学习调研,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为广大党员做出表率。


  学习实践活动从2009年3月中旬开始,7月上旬基本完成。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动员大会之后,各二级党组织要分别召开党员会议,传达精神,讨论制定学习计划。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让党员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学校的活动安排,引导全校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实践活动共分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调研阶段(2009年3月中旬--2009年4月中旬)


  主要任务是抓好学习培训、调查研究、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等,着重抓好学习调研、围绕科学发展进行解放思想讨论两个环节。


  1、学习调研。校党委制定学习计划,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专题辅导、论坛、理论宣讲、讲座、网络、办培训班和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等多种方式,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以及中央、省委有关推动科学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重要文件精神。校处级以上党员干部还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不少于3次,党员集中学习不少于10学时。在学习培训基础上,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着重围绕明确办学理念、提高办学质量、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列出专题调研提纲,带头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和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查找学校科学发展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2、解放思想大讨论。组织党员、干部围绕“坚持科学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活动主题,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发扬民主、集中民智,总结过去、谋划未来,为学校和本单位本部门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认真思考和讨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这两个根本性问题,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和凝聚到加快学校科学发展上来。通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引导他们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在事关学校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推进科学发展和我为学校发展做什么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解放思想讨论要坚持领导带头,坚持实事求是,真正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转变观念中明确方向,并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中,以解放思想引领实践创新,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确保稳定和谐。


  (二)分析检查阶段(2009年4月下旬---2009年6月上旬)


  本阶段的重点是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两个环节。


  1、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都要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召开前,领导班子成员要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民意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意见,领导班子成员之间要相互谈心、沟通思想,交换彼此的意见和看法。在此基础上,认真对照前期的调研成果,结合自己的分工和实际情况,撰写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发言材料。民主生活会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不纠缠个人责任,不纠缠历史旧账,形成民主团结、敢讲真话、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专题民主生活会可以适当扩大参会人员范围。全校各党支部要组织党员开好专题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2、 形成分析检查报告。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都要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要紧密联系学校或本单位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深刻分析形成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要把握查找问题和理清思路这个重点,提炼确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推进学校和本单位科学发展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和“分析”这两个环节,落脚点在推进学校科学发展上,避免写成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


  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成员要全程参与研究起草报告。初稿形成后,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并以适当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完善。


  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形成后,要认真组织党员群众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要着重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问题查找得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设计评议内容,根据评议情况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要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员工的监督。


  (三)整改落实阶段(2009年6月中旬---2009年7月上旬)


  本阶段的重点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两个环节。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领导班子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主要依据,针对前一阶段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认真梳理整改项目,制定整改方案。整改落实方案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六明确一公开”,即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明确整改落实时限、明确整改落实措施、明确整改落实分管领导、明确整改落实责任部门,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做出公开承诺,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2、集中解决突出问题。要根据整改落实方案,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和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点问题,办几件师生员工看得见、摸得着、普遍期待的实事,解决问题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做到“一不三要”,即不纠缠于个别细枝末节的问题;具备条件的,要立即解决;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要限期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师生员工说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要把解决突出问题和创新体制机制结合起来,立足长远、着眼长效,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要求的规章制度体系。特别要从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创新校内管理体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等方面入手,探索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长效机制,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营造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学校党委及各二级党组织要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组织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满意度测评主要测评师生员工对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突出问题的满意度,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际效果的满意度。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完善整改落实措施,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中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继续得到有效解决。


  
四、组织领导与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校长和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校党员领导干部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活动的组织和协调。校党委对学习实践活动负领导责任,校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二级党组织参照学校的做法,成立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为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责任人。机关各处室党员主要负责人为学习实践活动第一责任人。同时,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还要建立学习实践活动联络员制度和信息周报制度。


  (二)分类指导,定点联系。针对领导干部、教职工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等不同群体,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分类指导。学校及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集中精力,严格要求,重在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广大党员重在积极参与、自我教育、提高认识;学生党员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理论学习,为学校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强化实践锻炼;离退休教职工党员以自学为主,参与建言献策,重在提高认识。每位校领导要根据分工和联系要求,指导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的学习实践工作。欢迎非中共党员的领导干部参加学习,结合所分管的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参与分析检查和整改工作,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围绕活动主题,充分利用专题网站、校报专栏、专题论坛等平台,宣传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宣传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宣传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做法、经验和成效,为学习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组织校内专家学者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研讨,力争推出高水平的理论研究成果。
编办活动《简报》,及时反映学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情况,加强校内学习实践活动的信息沟通和经验交流。


  (四)统筹兼顾,加强督察。正确处理好学校日常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关系,努力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动力,作为提升学校及处级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能力的重要机遇。做到抓学习、抓实践,促工作、促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督察组负责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查找开展活动存在的问题,发现好的做法、经验,及时把握活动的进展情况并进行总结。同时,学校积极向联系学校的省委领导、省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检查组汇报活动进展情况,接受督导,听取建议,保证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


  附件:1、大连工业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2、关于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严格执行处级领导干部离校请假制度的通知


        3、关于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信息上报工作的通知


    附件1


  大连工业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张杰威   


  副  组  长:余加祐  周  立


  成      员:商建华  安庆大  李长吾  王秀山  邹积英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综合组、秘书组、宣传组、督察组


  办公室主任:邹积英(兼)


  办公室副主任:钱  强  季有权  王 瑾  曹永红


  (一)综合组 组  长:钱  强


  成  员:高丽华 刘大力 董欣福 邓 楠


  (二)秘书组


  组  长:王  瑾


  成  员:高丽华 邓桂瑜  邓 楠  周 芸


  (三)宣传组


  组  长:曹永红


  成  员: 殷红玲  任艳丽  李  亮  孙姗姗




  (四)督察组


  组  长:季有权


  成  员:温双文 梁旭光 于立春


  
附件2


  关于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严格执行处级领导干部离校请假制度的通知

  为切实发挥我校处级领导干部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的表率作用,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校党委要 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处级领导干部严格执行以下请假制度:


  一、处级领导干部因事离校,须向有关领导和部门请假,准假后方可离校。正处级领导干部因事离校7天(含7天)以上,须向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请假,并到组织部登记备案;正处级领导干部因事离校3天(含3天),须向学校主管领导请假,并到组织部登记备案;副处级领导干部因事离校3天(含3天)以上,须经本单位党政一把手同意,并到组织部登记备案;正、副处级领导干部因事离校3天之内的,由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


  二、对未经有关领导准假擅自离校者,将提出批评,并作为干部考察内容记入本人档案。


  
附件3


    关于做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信息上报工作的通知


  为及时掌握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沟通信息,交流情况,解决问题,推动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顺利开展,现就各单位信息报送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1、要高度重视信息上报工作,搞好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及上报工作,及时反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动态、好的经验和先进典型等。


  2、各单位要有专门领导负责信息工作,同时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综合组和宣传组沟通有关情况和报送本部门的有关信息。联络员名单、联系电话(办公电话、传真、手机)、电子信箱等报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综合组和宣传组。


  联系电话:综合组:86322228  86323779


  秘书组:86322785  86323779


  宣传组:86323321  86324626


  督查组:86323653  86323643

浏览量:32


Copyright © 2000-2013 版权所有:大连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轻工苑1号 邮编:116034